今天的內容有三部分。第一部分:高考(微博)小貼士,小編帶你快速查看最新高招信息;第二部分:填報志愿時,怎樣在二流大學中選擇一流專業?第三部分:高考前沖刺四大備考陷阱,仔細看看為自己提個醒!
第一部分:高考小貼士
一、2016河南高考照顧資格審核啟動 11類考生可申請
河南省2016年普通高考照顧對象考生資格審核工作已經啟動,從4月27日起至4月29日,11類考生可網上申請照顧資格。包括加分類項目5類,非加分類項目6類。非加分類的考生可享受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等照顧。[詳情]
二、四川高考未來分春考和夏考 2018年出新配套方案
2021年開始分春考和夏考,高職院??荚囌猩鷷r間安排在當年春季進行。除了春季考試,學生也可以參加夏季的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考試進入高職院校。具體考試方案將在2018年秋季前出臺。[詳情]
三、2016海南高考60430人報名 連續三年超6萬
海南省2016年高考考生網上填報報名信息工作已經截止。統計顯示,60430名考生在網上報名,比2015年減少1578人。這是海南省高考報名人數連續三年超過6萬人。[詳情]
四、天津高考改革解讀:“3+3”模式 不分文理
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開始,將取消文理分科。從2020年起,統一高考科目將調減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考試時間仍安排在每年6月份。其中,英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五、2016軍校招生名額減少
2016年全軍院校計劃招生總員額減少,后勤保障類和陸軍傳統作戰力量專業招生比例大幅壓縮,新型作戰力量專業比例增加。[詳情]
六、高校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陸續發布
4月底,高校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陸續發布。目前,北京郵電大學(微博)、中國礦業大學(微博)、上海財經大學、重慶大學(微博)四所211高校2016本科招生章程已經可以查詢。[詳情]
第二部分:怎樣在二流大學中選擇一流專業?
隨著錄取批次的合并,從考生的角度看,志愿填報中同時面對的高校和專業數量會成倍增加,“選擇困難”的現象會更嚴重,因此更需要理清學校選擇和專業選擇的思路,盡早謀劃。
專業與專業之間不存在高下之分,適合最重要
“二流”大學的辦學水平和社會聲譽往往沒有特別之處,因此擇校過程中學校和專業兩個因素中專業就顯得更為重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和學校選擇不同,專業與專業之間不存在高下之分,沒有最好的專業,只有最適合的專業??忌枰诔浞至私庾约盒愿?、興趣、能力的基礎上,結合社會需求,著眼個人未來的職業發展來選擇專業。遺憾的是,現實中很多考生都沒有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對自身的興趣、性格認識不夠,也無法合理地評估自身的能力優勢,在專業選擇時往往隨大流,盲目追求熱門專業,以至于入學后喪失學習興趣和畢業后就業難的情況大量出現。然而,考生專業選擇的盲目性是個老問題,有關的報道和評論已經很多,本文的重點不在于此,本文關注的問題是,如果考生已經形成了適合自己的專業志向,那么應該如何對不同大學的相同專業進行比較,找到其中最好的呢?
專業評價的視角和標準
專業評價和大學評價并沒有根本的不同,都可以從聲譽、資源、師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幾個維度去展開。但是專業數量有數百個之多,由于數據統計和工作量的關系,可靠的分專業的排名目前還比較少,而考生最為關心的畢業后的就業情況更是很少在排名中得到體現。我們曾經對300多個本科專業每個專業內不同高校的畢業生就業率進行了排名,但就業率并不能反映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如專業對口情況、薪資水平、就業滿意度等,現階段,還沒有任何公開的渠道可以獲取這些就業質量數據,所以也就很難從就業角度來對不同學校的相同專業進行比較和選優。因此,從實際出發,我們選擇用國家重點學科作為衡量好專業的標準。國家重點學科是教育部擇優確定并重點建設的培養創新人才、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載體。重點學科的遴選非常嚴格,考察的重點是學術隊伍和科研成果,能夠入選重點學科的都是在該學科學術水平最高的機構,因此可稱之為一流專業。至今為止,國家共組織過三次重點學科的評選工作,2007年教育部公布了最近一輪評估結果。根據這次評估的結果,可以獲知一流專業在不同類型高校中的分布情況,特別是在“二流”大學中的分布情況。
“二流”大學中的一流專業數量有限
2007年公布的重點學科名單分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其中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所覆蓋的二級學科均為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在各類高校中的分布如圖1、圖2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絕大部分的一流專業還是聚集在好大學里,985高校和211高校占有91%的一級重點學科和76%的二級重點學科,非211普通高校的一級重點學科和二級重點學科分別只占6%和18%。從重點學科的學校覆蓋面來看,有一級重點學科的普通高校共計79所,有二級重點學科的普通高校共計165所,也就是說,千余所普通高校中高達80%以上都沒有一流專業。
“二流”大學的一流專業絕大部分是理科類專業
非211普通高校的重點學科主要分布在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等理科門類。非211普通高校的所有16個一級重點學科都是理科門類下的學科(表1),有關高校主要是理工、石油、農業、醫藥等行業院校。非211普通高校的123個二級重點學科中,理科門類下的也占絕大多數,達80%,而文科門類的只占20%。文科門類的二級重點學科所在的高校涉及財經、政法、師范、語言、藝術等類型(表2),這些重點學科實際上就是所在高校的特色和傳統優勢所在。
國家重點學科可以成為考生專業選擇的參考,但前提是考生對相應的專業有理性的認知和明確的興趣。特別是對那些成績雖不能達到好大學的錄取標準,但是又對某個專業有堅定興趣甚至有志于在該專業繼續深造的考生,了解“二流”大學中的一流專業在報考時就會很有價值。但是,專業方向不明確的同學,應該首先分析自己的專業興趣所在,不能盲目追求國家重點學科,更不建議對A專業已有明確興趣的考生去選擇并無興趣但是國家重點學科的B專業。
第三部分:高考沖刺四大備考陷阱
“黑云壓城城欲摧”,高考的時間已經板著指頭就能數出來了,對于這個節點上的高三學生來說,高考就像空氣,在生活里無處不在,想逃避,但卻做不到。家長(微博)說:“快高考了,還有什么需要補的要抓緊了”,老師說:“最后的時刻了,咬咬牙沖過去。”
考生說:“我也知道呀,不是每天都忙得要死嘛!”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面對高考,俗話說得好要隨機應變。于是,一些考生就開始轉變了學習策略,拿出了特殊時期的“戰時政策”,以應對最后的時間。不過,零點高三想問,這些“招兒”,你真的確定有用嗎?什么招?下面幾個,快來看看你“中槍”了沒?
1、為了省時間,我得“借鑒”一下
眼看著高考已經“兵臨城下”了,不少同學發現老師不但沒有留給自己更多的自主復習時間讓自己好好查缺補漏,臨時“抱抱佛腳”,反而還加大了日常學習任務的力度,說是要“保持常態”。因此,情況就變成了學生不但從早到晚有上不完的課,晚上還有做不完的作業,哪兒還有時間復習自己想復習的內容啊?于是,一部分學生(包括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就開始了一項能相對減輕負擔的“計劃”——抄作業!晚上作業做不完怎么辦?我不是還要復習呢嘛,于是就堂而皇之丟下作業本,等著別人做完后抄一抄。
抄作業是為了省時間復習,這個邏輯還真的行不通?為啥?首先,老師在最后階段布置的作業其實不會是沒有針對性的,相反,這些作業的“含金量”還會比平時更高!其次,做作業其實才是最好的復習手段,為什么?在做作業的過程中能發現不少薄弱的知識點不說,作業是由老師批改的,其效果和自己做練習題自己批改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快別再認為抄作業是在給自己“省時間”了,小心省的不是時間而是分數!
2、生命不息,“刷題”不止
快高考了,不管是平時就“日理萬機”的學霸,還是平時常常“打懶條”的學渣都進入了一種狀態,那就是——做題!同學們一會兒翻翻這本參考書,一會兒看看那本習題集,一晚做幾十道題還嫌少……然而,如果不抓住關鍵,都是“然并卵”,為什么,因為都是蜻蜒點水,流于表面。片面強調復習效率和短期內追求總分大幅提高易使同學們心浮氣躁,追求短線行為。
復習是一個潛移默化、厚積薄發的過程,成績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跳而成的。衡量復習效率的高低也不是以看書多少做題多少為標準。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只要掌握“真諦”,精做一道題勝過泛做十題,精透一頁知識勝過粗翻一本書。
3、復習我就信“小本本”了
如果說大學生是在網店上各種買買買,那高三生就是在書店里各種買買買。買什么?到了高三后期,除了買習題,買的最多的就是各種知識點整理的“小本本”。“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須躬行”,這句話沒人沒聽過吧?那為什么許多同學總以參考資料上面已系統化整理好復習內容為借口,不愿意動手做扎實細致繁重的復習內容系統化的整理筆記呢?
自己動手整理的系統化知識筆記是自己的腦力思維結晶,況且,自己整理知識筆記可以有效地發現自己平時忽略的錯誤點,復習中的錯題、疑問、焦點、疏漏、遺缺等反饋錯源信息都是很寶貴的增分“礦源”。因此,自己動手整理筆記,豈止是看參考書上他人代勞整理出來的內容所能與之相提并論的。因此,這類“小本本”可以參考,但絕不要依賴!
4、目標?“好大學就成!”
如果你問一些高三的學生,對一個多月后的高考有什么打算,他們會說:“到時候再說唄,考成什么樣就是什么樣。”對此,小編想說,學渣之所以是學渣,不是因為腦子笨,而是沒有目標、沒有未來規劃、沒有學習動力。如果你缺乏目標、缺少動力、沒有對未來的最起碼的規劃,那么你就拼不過那些優等生。“我想考上大學”、“我想考上名牌大學”只不過是一種籠統的泛化的模糊的高考目標,對潛意識學習潛能的刺激力度不大。
高三總復習中,更需要一個恒久、量化、清晰、明確、具體的高考目標牽引自我潛意識去努力,克服學習中的重重困難。比如說我就要考上某某大學的一本,那么好,這樣我就可以去算算我用多少分可以考到,這些分數又能具體怎樣分配到某一學科上。這樣一來,目標就在眼前,而不是簡簡單單一句“我想上好大學”就有用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明天請繼續關注高考倒計時39天的內容。新浪高考每天將推出一篇高考備考百科,匯集最新高考資訊、名師學霸各科備考經驗、高招政策、志愿填報技巧等考生及家長應知、需知、必知的精華內容,不要錯過哦!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助學號教育網 » 沖刺階段備考四大陷阱